诗词雅集
柳宗元

柳宗元

唐代 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 收录246首诗词

代表作品

查看全部 →

江雪

柳宗元 · 唐代

千山鸟飞绝,。

万径人踪灭。。

孤舟蓑笠翁,。

独钓寒江雪。。

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

柳宗元 · 唐代

城上高楼接大荒,海天愁思正茫茫。。

惊风乱飐芙蓉水,密雨斜侵薜荔墙。。

岭树重遮千里目,江流曲似九回肠。。

共来百越文身地,犹自音书滞一乡。。

晨诣超师院读禅经

柳宗元 · 唐代

汲井漱寒齿,清心拂尘服。。

闲持贝叶书,步出东斋读。。

真源了无取,妄迹世所逐。。

遗言冀可冥,缮性何由熟。。

道人庭宇静,苔色连深竹。。

日出雾露馀,青松如膏沐。。

澹然离言说,悟悦心自足。。

溪居

柳宗元 · 唐代

久为簪组累,幸此南夷谪。。

闲依农圃邻,偶似山林客。。

晓耕翻露草,夜榜响溪石。。

来往不逢人,长歌楚天碧。。

渔翁

柳宗元 · 唐代

渔翁夜傍西岩宿,晓汲清湘燃楚竹。。

烟销日出不见人,欸乃一声山水绿。。

回看天际下中流,岩上无心云相逐。。

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

柳宗元 · 唐代

宿云散洲渚,晓日明村坞。。

高树临清池,风惊夜来雨。。

予心适无事,偶此成宾主。。

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

柳宗元 · 唐代

九疑浚倾奔,临源委萦回。。

会合属空旷,泓澄停风雷。。

高馆轩霞表,危楼临山隈。。

兹辰始澄霁,纤云尽褰开。。

天秋日正中,水碧无尘埃。。

杳杳渔父吟,叫叫羁鸿哀。。

境胜岂不豫,虑分固难裁。。

升高欲自舒,弥使远念来。。

归流驶且广,泛舟绝沿洄。。

别舍弟宗一

柳宗元 · 唐代

零落残魂倍黯然,双垂别泪越江边。。

一身去国六千里,万死投荒十二年。。

桂岭瘴来云似墨,洞庭春尽水如天。。

欲知此后相思梦,长在荆门郢树烟。。

岭南江行

柳宗元 · 唐代

瘴江南去入云烟,望尽黄茆是海边。。

山腹雨晴添象迹,潭心日暖长蛟涎。。

射工巧伺游人影,飓母偏惊旅客船。。

从此忧来非一事,岂容华发待流年。。

小石城山记

柳宗元 · 唐代

自西山道口径北,逾黄茅岭而下,有二道:其一西出,寻之无所得;其一少北而东,不过四十丈,土断而川分,有积石横当其垠。其上为睥睨、梁欐之形,其旁出堡坞,有若门焉。窥之正黑,投以小石,洞然有水声,其响之激越,良久乃已。环之可上,望甚远,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,益奇而坚,其疏数偃仰,类智者所施设也。  噫!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。及是,愈以为诚有。又怪其不为之中州,而列是夷狄,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,是固劳而无用。神者傥不宜如是,则其果无乎?或曰:“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。”或曰:“其气之灵,不为伟人,而独为是物,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。”是二者,余未信之。。

小石潭记

柳宗元 · 唐代

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闻水声,如鸣珮环,心乐之。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,水尤清冽。全石以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,为坻,为屿,为嵁,为岩。青树翠蔓,蒙络摇缀,参差披拂。(珮 通:佩)  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佁然不动;俶尔远逝,往来翕忽。似与游者相乐。(下澈 一作:下彻)  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其岸势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  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,凄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以其境过清,不可久居,乃记之而去。  同游者:吴武陵,龚古,余弟宗玄。隶而从者,崔氏二小生:曰恕己,曰奉壹。。

捕蛇者说

柳宗元 · 唐代

永州之野产异蛇:黑质而白章,触草木尽死;以啮人,无御之者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,可以已大风、挛踠、瘘疠,去死肌,杀三虫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,岁赋其二。募有能捕之者,当其租入。永之人争奔走焉。   有蒋氏者,专其利三世矣。问之,则曰:“吾祖死于是,吾父死于是,今吾嗣为之十二年,几死者数矣。”言之貌若甚戚者。余悲之,且曰:“若毒之乎?余将告于莅事者,更若役,复若赋,则何如?”蒋氏大戚,汪然出涕,曰:“君将哀而生之乎?则吾斯役之不幸,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。向吾不为斯役,则久已病矣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,积于今六十岁矣。而乡邻之生日蹙,殚其地之出,竭其庐之入。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踣。触风雨,犯寒暑,呼嘘毒疠,往往而死者,相藉也。曩与吾祖居者,今其室十无一焉。与吾父居者,今其室十无二三焉。与吾居十二年者,今其室十无四五焉。非死则徙尔,而吾以捕蛇独存。悍吏之来吾乡,叫嚣乎东西,隳突乎南北;哗然而骇者,虽鸡狗不得宁焉。吾恂恂而起,视其缶,而吾蛇尚存,则弛然而卧。谨食之,时而献焉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,以尽吾齿。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,其余则熙熙而乐,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。今虽死乎此,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,又安敢毒耶?”   余闻而愈悲,孔子曰:“苛政猛于虎也!”吾尝疑乎是,今以蒋氏观之,犹信。呜呼!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!故为之说,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。  (饥渴而顿踣 一作:饿渴)。